当前位置:首页>成功案例

以案释法|浅谈妨害公务罪

众所周知,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不容侵犯,《刑法修正案(十一)》增设了袭警罪,加大了对警察执法的保护力度。然而,公务人员不限于人民警察,一般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,同样受到法律保护。阻碍行政执法人员执行职务的,将构成妨害公务罪。

一、典型案例

近期,我所是轶群律师承办了一起妨害公务案件。本案中,犯罪嫌疑人张某等人系群租房二房东,由于法律意识淡薄,其在明知城管执法部门开展整治的情况下,采用威胁等手段阻碍城管队员依法执行职务,后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。是律师在接受委托后,积极开展工作。通过会见,张某表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,希望能够争取从宽处理。

是律师经多方沟通,帮助张某取得了被害人谅解,后通过量刑协商,在检察院阶段争取到了较轻的量刑建议,最终使得张某依法获得轻判。

二、妨害公务罪的行为方式

妨害公务罪,表现为如下行为方式:

其一,暴力。这里需要强调,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,行为人对于公务人员进行谩骂、推搡、拉扯的行为,也被视作为妨碍公务行为,进而判处刑罚。可见,妨害公务罪,不以公务人员轻微伤为必要要件,执法人员的伤势关乎量刑而非定罪。

其二,威胁。“威胁”的内容具有多样性,可以是伤害、杀害执法者,也可以是毁坏、非法占有执法者的财物,还可以是揭发隐私、破坏执法者名誉。同时,行为人以伤害、杀害执法者的亲友为威胁内容,同样能使执法者产生畏惧心理导致公务执行受阻,构成妨害公务罪。

三、律师提示

妨害公务罪,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。具体而言,办案机关将根据妨害公务造成的后果、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等增加刑罚量,确定基准刑。司法实践中,每增加一人轻微伤,增加刑期一月至三个月;每增加一人轻伤,增加三月至一年刑期。实务中,未造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轻伤、重大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的,或者执行公务行为明显不当的,可以依法争取缓刑。

遇到法律问题时,切莫生搬硬套法律规定或既往判例,建议第一时间咨询专业人士,以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 


请您留言

上海达尧律师事务所

发 送

在线咨询

Online Consulting